1材料與方法1.1 實驗裝置反應裝置為圓柱形,由有機玻璃制成,如圖1所示,有效容積為2L。反應器配有攪拌和三相分離裝置。攪拌速度為50r˙min-1。進水方式為連續(xù)流量,進水流量由朗格蠕動泵控制,水力停留時間控制在2.1h。溫度隨季節(jié)變化(25-35℃)。廢水處理1.2 接種污泥反應器初始接種污泥取自UASB反應器厭氧顆粒污泥,粒徑1-2mm,污泥性質良好,MLVSS/MLSS:0.78,接種量300g(濕重)。添加元素硫前,反應器異養(yǎng)反硝化的總氮去除率為98%,總氮去除率為1.4kg˙(m3˙d)-1。1. 3 廢水水質特征廢水主要成分(mg˙L-1):元素硫(粒徑2-3mm)、1300-1800KNO3、400-690CH3COONa、27KH2PO4、20MgCl2˙6H2O、微量元素1mL˙L-1、微量元素組成(mg˙L-1):5000EDTA , 5000MnCl2˙H2O, 3000FeSO4˙7H2O, 50CoCl2˙6H2O, 40NiCl2˙6H2O, 20H3BO3, 20(NH4)2MoO4, 10CuSO4, 3ZnSO4。整個反應過程沒有添加碳酸氫鹽作為 pH 緩沖劑。1.4 分析項目與方法指標的確定方法均與文獻[14]一致。 NO3--N、NO2--N采用離子色譜法測定; TOC由MultiN/C3100TOC儀器測定; pH由PHS-3TCP pH計測定; SS和揮發(fā)性懸浮物VSS采用重量法;污泥量采用100mL量筒。1.5 實驗方法協(xié)同反硝化反應器啟動:采用連續(xù)流異養(yǎng)反硝化反應器,加入足量的元素硫顆粒,給予適宜的溫度環(huán)境,啟動反應器。隨著硫自養(yǎng)反硝化菌的生長,逐漸降低進水有機物濃度,提高進水pH值。討論控制進水TOC/N的控制方法。異養(yǎng)反硝化與硫自養(yǎng)反硝化的比例,從而在無pH緩沖劑的協(xié)同反硝化反應器中達到穩(wěn)定的pH值。反應器中自養(yǎng)和異養(yǎng)反硝化的效率。異養(yǎng)和協(xié)同反硝化的污泥產(chǎn)量:使用兩個100mL序批式反應器(SBR)接種等體積的污泥,SBR1接種異養(yǎng)反硝化污泥,SBR2接種上述實驗中已經(jīng)馴化的協(xié)同反硝化污泥。所有SBR每次進出水80mL,進水NO3--N濃度為500mg˙L-1,SBR1給予足量有機物,SBR2給予部分有有機物和元素硫。根據(jù)反硝化效率的變化,SBR1和SBR2的水力停留時間分別控制在3d和5d。在此過程中進行了兩個平行實驗。通過進出水水質的變化和污泥體積的變化來評價完全異養(yǎng)。反硝化和協(xié)同反硝化反應的污泥產(chǎn)率變化。2結果與分析2.1 協(xié)同反硝化反應器啟動及水質變化設定進水NO3--N濃度為210mg˙L-1左右,向水中加入10g元素硫,初始設定進水有機物濃度(以TOC計算)約180mg˙L-1(TOC/N比0.86) ),然后逐漸降低進水TOC/N比,出水水質變化如圖2所示。廢水處理運行54天后,進水TOC/N比降至0.3左右(此時NO3--N濃度約為180mg˙L-1)。在出水pH值維持在7.5左右的條件下,進水的pH值從開始時的5.05上升到7.5左右。此時出水的NO3--N大大降低,從最初的74.43mg˙L-1逐漸下降并穩(wěn)定在0.5%,同時出水中SO42--S的濃度開始逐漸升高,高達104.13 mg˙L-1。出水有機物基本消耗殆盡,未檢出有機物。存在[圖。 2(b)]。這表明有機物作為電子給體的競爭明顯強于元素硫。隨著有機質的枯竭,硫自養(yǎng)反硝化菌逐漸生長。但在反應堆運行時,2000-2000年0-55d內(nèi)一直出現(xiàn)NO2--N的積累,高位已升至73.96 mg˙L-1。傅昆明等人的研究。 [15]表明高濃度的NO3-在異養(yǎng)反硝化過程中容易抑制亞硝酸還原酶。的活性,導致硝酸鹽還原率大于亞硝酸鹽還原率。 Sahinkaya 等人。 [16]表明,隨著NO3--N濃度的增加,NO2--N也會積累,而且很難長期減少。因此,本實驗中出現(xiàn)的 NO2--N 可能是進水的 NO3--N過高引起的。雖然此時進出水的pH值基本恒定,但考慮到在后期沒有有機物的情況下,剩余的NO3--N完全自養(yǎng)反硝化會導致得到的pH值水繼續(xù)減少。在反應器運行55 d期間,進水中有機物濃度增加,進水C/N比提高到0.65-0.75左右。
高硝氮廢水,作為一種常見的工業(yè)廢水類型,主要來源于化肥生產(chǎn)、焦化廠、污水處理廠以及某些食品加工行業(yè)等。這類廢水中含有高濃度的硝酸鹽(NO??)和亞硝酸鹽(NO??),若直接排放到環(huán)境中,會導致水體富營養(yǎng)化,影響水生生物的生存,甚至通過食物鏈對人類健康造成潛在威脅。
隨著工業(yè)化進程的加快,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逐漸加重。 NO3-作為一種水污染物,廣泛存在于地表水和地下水中。目前,部分地區(qū)地下水中NO3--N的濃度已達到150mg˙L-1[1~3]左右,嚴重威脅著人類健康。隨著工業(yè)廢水總氮排放要求的提高,廢水中NO3--N的去除逐漸受到研究人員的影響。